close

[閱讀的形象和形狀]
這門課程在MASA loft進行,意外的發現,MASA其實並不適合輕聲細語的人試圖傳道授業。
我的筆記是連結式的東扯西拉結構圖,整理如下:

1.選書
1988年起,中國時報"開卷"以各領域的學者專家共同討論可以接受的書籍。
EX:理組人選朱少麟,文組人選背海人,則兩者皆落選,折衷選出朱天心的古都...
(這個舉例讓我痛苦...)

ME:蜘蛛網狀的示意圖。例如文學旁邊是哲學,另一個旁邊是藝術,對面角是科學,哲學旁是社會學,如此圖可連變成五邊形。
ME:這意味著比重的存在,意味著書籍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類型。
Q:我的問題是,為什麼這樣的結果會等於大眾可順利閱讀並願意消費的書籍?
Q:為什麼不是大眾投書抱怨這星期的書籍太過深奧或太淺,巴拉巴拉...花一年的時間型塑和修正?
B:大眾的品味是被訓練的。(這回應有回答我的問題嗎?)
ME:結果是各領域互相觸及的邊界。
ME:結果是專家學者藉由討論拉扯出所謂"好"的最低標準。

2.書評
往往因為字數,避重就輕,是種受限制的綜合論述。

ME:所謂綜合,意思和比重一樣,意味著某東西是一種組合物。
Q:比重,綜合...文學的身體究竟是什麼,能被這樣歸類劃分?(好痛)

3.選書+書評=文化形象
大眾的品味是被訓練出來的。

ME:"好"是一個可以被代入的框架。可以被塞入,多餘的截去。"多餘",指不需要在"好的框架"中被指認的部分。

4.文化形象=文化指標

ME:閱讀的形象。
Q:文學(書本文字)的身體?它處於哪個位置?為什麼在那裡?
ME:因此,傳播已經不能夠是文化指標,文化指標應該要是個別的東西,不可以以文化形象來作為文化指標。
ME:我希望那會是關切"多餘"的部分的意願。

5.如此文化形象塑造的缺點
專業的淺易化/掛勾(報紙和出版商)/圈(學者,作家)

Q:我們身在其中的改革意識呢?
ME:那真是一場大規模的死亡,一部分書寫者的死亡,一部分思考者的死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nez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