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香港有八所大學,台灣有一六二所,台灣高教經費一年七百多億,香港也有六百多億。
這是一場「開勞斯萊斯」vs.「騎腳踏車」的競爭。香港高教的進步,不僅讓全中國頂尖學生趨之若鶩,
更讓全球頂尖學者紛紛「入港」。

本文出自 天下雜誌360期 封面故事:競爭實力

十幾年前,香港政府為因應回歸中國而造成的人才流失現象,決定採反守為攻的佈局,廣開大學窄門,將大學教育從菁英教育延伸為普及教育。香港原本只有兩所大學,錄取率僅有二%;在港府刻意的政策引導下,投下數十億美元新創一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見下文),並且扶植其他專科學校升格為大學,十幾年內大學增加為八所,入學率也提高到一八%。

相較之下,台灣人口是香港三倍,卻有一百六十多所大專院校,一百多萬大學生;以台灣的標準,香港的「普及」化大學教育,其實還是一種菁英制。從政府投資在每位大學生的經費比較,香港平均高達兩萬多美元,比日本還要高,更是台灣的五倍。

「不盲目開放大學、又肯花錢投資」,是香港在短短十幾年間,就能有四所擠進英國《泰晤士報》世界排名前兩百大名校的關鍵。台灣每年有七百多億高等教育經費,分給一百多所大學;大學規模僅台灣二十分之一的香港,則有六百多億台幣的高教預算。「這簡直是開勞斯萊斯和騎腳踏車的差別,」一位台灣國立大學教務長感嘆。

兩年前返台擔任東海大學校長的程海東,就體驗過香港對大學的慷慨投資。六年前他受聘為香港城市大學物理系系主任,「當時錢都花不完,一直在買儀器、雇人,設備用的比美國一流大學還好,很快就把學系辦起來,」相較於台灣目前資源稀釋的窘況,程海東不禁感慨,「台灣的大學一直在籌錢補破洞。」

為了搶到最好的師資,香港更是有計劃地從海外挖來各領域學術有成的優秀學者,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就曾形容,香港的大學:「人要來自五湖四海,派要出於三教九流。」大學教授最初是比照香港公務員待遇,是台灣教授薪水的四倍。近年來,礙於公務員多年未調薪,為避免喪失國際競爭力,香港政府順勢調整政策,讓大學教授待遇脫離公務系統,徹底採取彈性化薪資。

「香港很積極,也很有彈性,只要發現你願意考慮,他們會很快處理好你顧慮的一切細節,」朱經武對於香港「搶才」的積極態度印象深刻。

除了校際國際合作,香港的大學更用心培養學生的國際化能力。政府及學校鼓勵學生到國外交流,不但政府給獎學金,也獎勵企業贊助,像是中文大學,今年就有一個日本商人捐資一億港幣,指定用在獎勵學生出國交換計劃。

三年前放棄清華大學選擇到香港中文大學念工商管理的馬文杰,對香港大學的國際化程度感觸最深。他可以選修許多外國教授開的課,班上半數同學是外國學生,即使是上課選用的教材、個案也都是國外案例,「來到香港,我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國際化,」今年已經大四的馬文杰回顧三年大學生活,得到這個結論。

儘管衝勁十足,但正如一位到北京大學教書的台灣教授分析,在花大錢請名師、找好學生之外,大學更需要豐厚的歷史與人文積累,才能成為真正有影響力的大學。除了港大、中大,香港其他大學歷史不超過二十年,距離世界級的學術殿堂,香港似近還遠。


-------------------------------------------------------------------------------

所謂的大學生,就是未來的人才培養?
這些人才,培養出來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的世界,在各種領域有各種可能的人才之後,然後呢?
在台灣成為很強的人才,有什麼發展機會?
(統計:六千一百多名生物科技畢業生,但是現在這個產業空無一人。)
(台灣沒有這個產業的市場,所有的人才被稀釋在其他行業中。)
在沒有建立好完整市場完整架構之前,我們還要浪費資源投資人才培育嗎?
這些人才會不會在四年努力之後,懷才不遇?

大學如何符合需要,何又為所謂好大學的標準?
我們想要的大學要有怎樣的特色和氣氛?

為什麼要對美國大學取經?
那樣的宏大規模適合我們嗎?
我們需要的視野範圍在哪?

我們想要製造出一批怎樣的大學生?
是純粹高素質的知識份子?
還是一批競爭力強的人才?
哪一個比較好做的出來?
哪一種我們有足夠的資源去支持?
我們的目標放在哪裡?

為什麼目標放在那裡?

怎麼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inezi 的頭像
    finezi

    finezi的部落格

    finez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