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共和國:"想博得好評的模仿詩人和他的藝術,當然不想使人類的靈魂的理性的原理,獲得快樂,不想去堆動它,而喜歡模仿那些容易模仿,情念的,衝動的方面。...他們總是對於靈魂比較惡劣的部分抱著關心。所以我們要從一個秩序很好的國家,把他們放逐出去,並非不當。"
理式論(idea):"我們現在所生活的現實世界,並非實在的世界,而僅僅是影子的世界而已。...人類的感覺所不能夠認識到的那個世界,才是實在的世界。"
換句話說,現實的世界,不過是實在的世界的影子而已(也就是它的描寫和模仿),所以在價值上,要比實在低一級。
所謂詩或藝術,不過是把這個現實世界的影子再加一次的模仿而已,所以價值上,又再低一層,離開實在,又更遠了一些。

那麼這種製作價值很低的作品的詩人,在理想國裡,便不必要了。

由此可見柏拉圖的藝術理念是完全根基於藝術模仿說。

柏拉圖的推論之中,其核心理念確立,且論述業都符合自己邏輯。
那麼現在對於藝術價值肯定的概念,又是如何轉換的呢?
我們為何會認為一個城市沒有詩,就趨近死亡?

我認為,我們已然將這個現實世界,設定為一種真實,只是他的真實,沒有"理念"含蘊在其中。
也就是說,這個現實世界如果沒有加以解釋,加以思想,加以蘊藉,那麼它所呈現的一切雖然是實體,是實際存在的事件,但是並沒有精神上的意義。
比如一棟建築物,裡面有人,人在建築裡,但這沒有意義,我們必須賦予的是建築物與人的關係。這人在建築裡,是為了安居,還是暫時性的移動,建築物裡是否有存放什麼特殊物件,使得這人要進入其中?人在建築物裡面,和在外面,和只是靠近它,和在其上方,和在其遠方,有些什麼差異?
我認為這種意義很類似於柏拉圖概念中的"理式世界",而現在的"理式世界"正是由藝術去做演義。
如果沒有藝術,沒有審美和創造,在現實世界中的我們會沒有對於各種物件最基本的"看法",這個城市也就除了人和人之間勾連的情感以外,沒有所謂外在氛圍。
甚至,沒有外在氛圍,人與人之間也就未必會有勾連的情感。

物與物之間的結合將沒有統整性。
我們也許會把廁所這個功能剪貼在一面牆的旁邊,又因為排水系統的需要,也把它剪貼上去,再來因為它和周邊關係的妨礙,剪貼道路,又因為道路,剪貼路線,因為路線影響移動,移動方式影響時間,時間控制我們。
這將會是一個被動的世界。
我們如同行尸走肉一樣毫無安排,因此它是死亡的城市。
智慧是一種外部控制,使自己免於被控制,或者控制自己被控制的程度的能力。

也就是說,我們已經消除了活在影子中的概念。
我們活在現實之中,但是我們需要現實以上的真實,這時候,當初摒棄的藝術被拾回來以一種實用性作為理式世界建構真實的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nez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