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這樣的,或許是因為我看電影不迷的緣故,真心的認為紀錄片比劇情片從本質上相較有吸引我的地方。陳耀成導演說:「電影不論是劇情片或紀錄片,它都是『記錄』」,用這樣的眼睛去看電影,意識到紀錄片的記錄狀態很容易,要意識到劇情片的記錄狀態就不容易。基本上劇情片的意義就是讓人看不出記錄過程,而劇進情出,有時畫面美的片子讓人看見攝影,僅有某些電影會讓人看見導演。看見導演這件事情就是,有些貫穿,讓人像看一個人的筆記那樣,獲得「你是這樣整理的呀」的理解。這時候,不僅僅是獲得了筆記所載當堂課程內容甚或憶起參與那堂課的種種回憶,同時也獲得了寫筆記的人的內心脈絡。這件事情,在紀錄片中是相對顯著的。
本片《大同:康有為在瑞典》在2012年即在台灣新北市藝術電影節上映過,因此網路上可以找到一些影評。原先陳耀成導演的設定是要用三個愛貫穿,有關島、愛與離的故事。但是在推出電影前發現,自己不能用原設計的方式說這個故事。原因很簡單,他發現大家並不認識康有為,或者說,已經以另一種跟說故事人心中不同的方式認識過了一個康有為,因此這回,康有為必須被當成一個陌生人完全重新介紹出現,其次才是島和愛。這電影就成為了現在的形狀,真正的「康有為在瑞典」,可以說是在另一部片長53分鍾的《康有為二三事》裡,導演認為,兩部電影可以統合起來當作一部三小時的電影來看。
我只看了《大同:康有為在瑞典》,能感覺到它結構上差一點能做出完整的島,但是,介紹康有為這個人更多,兩種意圖如分生的細胞透明,可以同時看穿,亦可看見它們雙雙奔赴錯開。屬於第二顆細胞逸離的一端,是金馬影后陳令智飾演康同璧、廖啟智飾康有為(整部影片的最後有飾演圖示,我必須說,廖啟智和資料中康有為的長相太接近令人忍不住意外!),用舞台劇〈A DREAM PLAY〉的方式呈現第一人稱康有為的自述、康同璧的探問、康有為學生梁啟超的意識脈絡。
這個需要被重新介紹康有為被這樣的包裝:康有為,第一個現代中國人,他的對手,孫文。
孫文和康有為在這部紀錄片中的描寫中,一位是outsider,另一位則是insider。陳耀成導演想給康有為一個機會,想讓大家知道,當時的世界並不如現在細胞已經各自長成,我們在其中一個細胞裡確信這是我們的唯一世界,並且透過胞壁向外看出形狀隨壁異變的世界。曾經,世界有另一種樣貌為可能性,中國也曾經有從內部誕生的改革者,那就是康有為,他是中國封建體制出生,但卻擁有改變的意識。康有為和孫文兩人主導的革命派和改良派(refrom,not Revolotion),分別代表種族革命(種族主義)和政治革命(國家主義),這個取向分生的差異到現在已經可以看出來,我們當時是主要受到何者影響而造成定義世界是什麼樣子,才有了現在的種種念頭、種種問題。
另一個陳耀成導演想重新介紹的是保皇會的系統,這個當初曾經想做到君主立憲的政黨,究竟把夢想建立在怎樣的基礎上:任何人擁有得到權力的能力,都會偏斜,因此至高無上的權力必須是一種象徵。如今我們已經不在當初的起點上,選擇的是盡可能消弭最高權力不平衡的種種作法,但是我們做到了嗎?我們只能不斷採取一種動盪中的平衡方式。陳耀成導演不諱言,不論如何,清廷是錯過了這個可能的機會,而康有為也在他推銷君主立憲上有策略失敗的問題。世界還有一個角落有能力保留我們回不去的歷史臨界點,只是讓我們得見一個完整的故事,以及從中臆想各種平行世界的存在。
幾個令我意外的事情:康有為的第一次上書,得到1300位舉人的連署,這人數!他第五次上書,眼見此書又無法交至黃帝手中時,他想,我要帶著許多人移民「巴西」,創造新中國,這完全是屬於當時各國如海上漂舟一般的那種移動遷徙的世界觀。這第五次上書內容,即日後的百日維新,廢八股、大學、專利局(鼓勵發明)、保護基督教、開國會、立憲法,最後毀於袁世凱。組織保皇黨的康有為有資本主義從商救國的想法,所以投資墨西哥,只是遇到墨西哥革命,所以付之一炬,可以說和光緒去世兩者並列為這個黨寂滅的最大原因。以及他曾和羅斯福總統有一段談話:「我來,是要研究你們的憲法、國會、大學、育嬰院,我要帶回哈佛、耶魯,發展工業、交通。屆時,如果美國還是不能了解如何使用恰當的方式對待中國勞工,我們就不歡迎美資的互動。」這種姿態!不過,面談的結果,僅僅使美國廢除對中國人入境時最不人道的驗身(包含要測量私處的尺寸以確定往來國境的是同一人)。
康有為26歲時所寫《大同書》的內容:認為應該有一個世界政府,將全球分為一百個單位。其中設立媒約辦事處,負責幫有需要得雙方安排簽署交好之約,約期最短一個月,最長一年,期限到自動解約,雙方可續約,此約同性也可簽,因為歡愛是歡則聚,不歡則散,他認為同性愛自上古乃至希臘時期即有之,不必排除在外。
然後,有位值得一提的配角,梁啟超,他也是體制中的人,但是片中劇中人說出了很多我認識的人永遠說不出來的話,他說:我比老師小十五歲,就已經獲得大家認可的名聲,但是我了解世俗的標準並沒有任何意義,我要追隨老師,進行真正有意義的改革。
在第一顆細胞,也就是在以「島」為主的故事線裡,世界是由江青的口中說出來的。這條線中,金馬影后、中國第一位現代舞家江青個人的生命歷程,她和康同璧都在某種意義上,是做到「支那第一人」的女性,她們如何愛與離。另外,還有個隱藏的女性角色,僅僅出現兩次照片,就是康有為的妾,十七歲的何旃理,她在這部片中分量較少,但是卻是康有為在避島上生活的重心,我想這個部分導演的無言,可能是可惜了吧。關於這遙遠的島,陳耀成導演曾想,為什麼康有為會去到瑞典,一個那麼遙遠的地方,找到一個「避島」?除了流亡之旅的必然,或許,在當時密部的殺手網中,連倫敦、東南亞也不夠遠,非得要逃到天涯海角吧。
關於這部片,導演特別感謝剪接師Margaret,尤其是她重組過康同璧死去的一段,陳耀成非常喜歡。我也特別在意剪接的效果,由於強烈在意現在台灣的大學生(和我一起看這部片的兩百人們)究竟對這樣的片子進不進得入呢?於是觀察到三件事讓我感到它的確能引起觀眾的注意:一是這是部粵語片,使那些嚴肅的說明透過語言穿梭產生了逆襲;二就是它剪接的畫面轉移速度,因為台灣人對於笑點的接收有流行與不流行的差異,每一種不同的秒數意謂著好笑或翻白眼或各種不同的效果,結果精準無比,就在康有為說:「我在海王星被發現的那一年出生」、「晨起扎書,扎到幾本看幾本」這兩個段落時,大家笑了;第三是影后陳令智的面容,她有一種驚訝的神情,但是在與上述的笑點剪接無關的另一種畫面慢速度感、長長的鏡頭中,我們能夠意識到她並不是在驚訝,然後下一秒,我們就進去她的表演;這三件事如履薄冰,結果都恰到好處。
最後,說一下電影中使用的象徵吧,是康同璧口述的「海面央心,午夜的紅太陽」.....那是在永晝的一個夜晚,她說,父親帶著她乘船,滑向午夜裡的紅太陽,......康有為的影響力是顆無眠地炸彈,埋伏在毛澤東身上,在許多年後爆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