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著手工書,一邊聽她說話。
目前分類:人類 (137)
- Oct 18 Thu 2018 12:52
人間開罐器對談:天命
- Mar 12 Sun 2017 20:02
M先生/雙重身分的同事
/《河童旅行素描本》,〈一年來一次的業務員〉妹尾河童著;姜淑玲譯
- May 22 Fri 2015 14:09
楊先生
決定要搬樹這件事情就從拿到楊先生的手機開始。楊先生已經忘記了我,但我一直記得他站在卡車旁邊等待的樣子,他矮矮的身體,他的兩手垂在腿的旁邊,他舊舊的衣服和褲子。兩小時、三小時過去。他的表情沒有一點變化。說話依然和藹。他是那種時間與他人不同,一點也沒有追趕的人,非常甘心的心,光是在他身邊、看見他就覺得,好,那麼我也不用想這些速度的問題。
- Mar 25 Tue 2014 00:30
第八天:新聞派與直播派的對話
其實我開始真心認為這是一個18禁的問題。或許有一個說法是,今日的未成年也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所以多知道多好。但恰好就是在這個議題上,可能會轉折了這一點。我開始體會過去被壓抑、不得而知的知識,和那些不願說明的時刻。開始體會為什麼有人會擔心無知者、又同時擔心獨立思考會不會讓他們知道了不需要知道的、判斷不需要判斷的,將來會不會徒增痛苦。哈哈會這麼嚴重嗎,我不知道。但是未成年們的確是需要被保護,這我終於感覺到了。被保護,不是因為未成年,而是無行為能力這一點。如果在還不能夠長出自己去索取資訊、必須仰賴他人提供資訊的時候,擁有資訊的人如何不給出自己判斷過後的訊息呢?很難。一定會產生影響。而我個人又認為這影響是不公平的。
- Dec 14 Sat 2013 16:39
時間:醞釀一部電影
出生,看見周圍。接觸人群。坐在街道旁邊。寫字。認識許多人。對某些事感興趣。接觸。讀書。如此生活三十年。把無以解釋說成故事的欲望。寫劇本,一個月。電影。
- Dec 05 Thu 2013 11:18
這集新聞挖挖哇節目企劃:多元成家的意義
新聞挖挖哇是我從高中開始收看的一個節目,當時為了讓身為一個無知高中生的我能夠對社會議題增進了解,所以努力去弄懂它的對話邏輯、主持人風格、來賓的發言特色等等。但是這一集對我來說與之前的印象非常不同,因為我沒看過旁邊的標題這麼激動,立場這麼事必關己,哈哈,然後有我在別的節目頗為喜愛的鄧惠文醫師,不過某種程度上她在這集沒什麼發揮到。對於社會議題,除了一群人針對她做些功課,並且派了解的一方,出來做些說明,然後大家一言一語有時亂插嘴的討論之外,我認為沒有別的方法可以發展它,雖然混亂,但是世界就是這樣,混亂,從混亂中我們也可以看見所有方向如何被打岔,然後偏離你在自己心裡思考、整理的脈絡,這就是外面,這就是世界。你無從預料什麼地方的什麼表達會需要因為別人的話語而從新調整。至於討論過程的整體印象,其實只有旁觀第三人才能得到。而我認為,這就是節目能夠做的。我的標題在於于美人似乎手上拿著一份節目企劃交給她的一些議題問稿,她拿起來之後卻也並不照問,很有趣唷。
- Aug 09 Fri 2013 14:44
關於睡覺
媽媽近來常使用「睡覺情形大告白」,例如她會說「昨天妳睡我旁邊,我睡得特別好」或者完全相反「妳昨天不在,我一直作夢」等等,從此小處可以見睡覺之於表情達意的重要性。
- Jun 23 Sun 2013 23:49
The Great David
- Apr 05 Fri 2013 19:33
梁伯
台南千畦種子博物館轉角處有棵從種子長成的22歲蘋婆樹,在颱風的消抵下不再長高,漸成主幹較分枝稍瘦些,很台灣樹的樣子。 風裡的蘋婆花有一種異然的氣味,小小的紅花湊進鼻子可以聞到,散在四處則隱而顯。離開前,我走到他近左,他拿小鏟,燈芯絨褲張著,垂在身體下。
- Dec 23 Sun 2012 15:53
哈哈/時間的窮人
「這個人從來沒有忙碌的時候。明明完全不工作,卻老喜歡自己一頭栽進一些怪事裡。只是因為這樣累了而已。難得你們邀請,就該趁機會休息才對,卻又做不到──真是個不會利用時間的人。」
- Dec 12 Wed 2012 21:31
給我小表妹未來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