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製作馬賽克的準備其實並不困難,只要磚、泥、水、牆,就這樣。難的是時間要花上的工程。因為十平方公分的牆面,如果使用不整齊的瓷磚要拼貼成形,光是每一次拿起一塊碎片檢視形狀、位置,就可以花上一小時。而且,這還不包含對瓷磚塊整體流動的設計,而僅僅是平面拼貼的思索會花上的時間。

即使如此,那天古小兔用鉛筆在牆上簡單勾了形狀之後,工程就展開了。

這是三樓樓梯轉角的扶牆。由於位置在畫室公用廁所外,公用洗手台的對面,白色的扶牆時常被學生無意間潑灑到,斑點狀地沾染水彩的淡淡水痕。這堵矮牆曾經被我幻想用水泥灌成高第式的立體變色龍,變色龍的鐵絲網骨架古小兔還真的做好了,後來始終沒有執行。這次改變設計,製作馬賽克牆,沒有像那樣的結構性改變,僅僅就著擁有四道90度角的扶牆,進行跨越邊界形成視覺完整的一隻爬蟲動物,那隻動物也從變色龍轉變成巨大守宮造型。

 

 

拼貼的過程,雖然有矮凳可以坐著,身高略高的古小兔還是習於坐在地上。

實在是工作時數太長了,坐到腰痠背痛。這樣的工作,容易忘我。當我們沉浸在碎片之中,遺忘了整體。但還是看得出來,她想在守宮的身體細節作出顏色分層的立體感。不過,也許是受限瓷磚的顏色種類,她並不是以油畫概念上的立體感去形成顏色區塊,看起來反而比較接近是不透明水彩的上色方法。只是對磁磚來說,色彩彼此間視覺的溶化沒有辦法太明顯。

 

 

守宮的圖案本身已經完成。古小兔得意的是她選用以成為眼珠的材料,在燈光下有貓眼反光器的效果。

至此工程時數超過一週,過程中,除了坐骨神經這是個人習慣的疏失,還有馬賽克工作必然帶來的工作傷害,就是手指被含有石灰膠泥侵蝕。而且,為了集中工時,往往指尖的皮膚還未修復,依然得要再次浸到石灰之中。我檢討的結果,這個部分還是可以在工作準備上常備一桶乾淨的水來避免啦。

無論如何,到這階段總算能鬆了一口氣,也可以把零星的工具都收拾了。先合照一張吧。

 

 

再來,還有把馬賽克磁磚確實固定的步驟。要抹上真正的水泥,填滿碎片之間的縫隙。

 

 

不過,這階段發生了本次工程中最大的失誤。

水泥抹上之後,約莫三小時,就要順手把磁磚面上的殘餘拭去,否則會變得難以清除。可是,當時古小兔因為行程關係沒有馬上擦拭,導致我們只好事後共同進行事倍功半的清除步驟。因為完成圖案本體之後熱情就一下子鬆懈,加上清除工作虛要投入的力氣多,又沒有明顯功效,因此,拖延了好久,才真正把工程收尾。

 

 

二樓到三樓之間的樓梯,有許多零星的馬賽克作品。

兩組位於轉角,取代剝落的角磚;一組像花邊帶,與牆上掛的馬賽克作品呼應;還有樓梯要踏上三樓的最後一步,本來有一塊木板,因為反覆踩踏後鬆開,安全起見,早已經卸下,改為馬賽克磁磚。

然後就是,終於完成的馬賽克守宮。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馬賽克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inezi 的頭像
    finezi

    finezi的部落格

    finez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