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 finezi
薛丁格貓
妳死了沒
妳死了沒 妳死了沒
薛丁格貓
我是誰
我死了沒 死了沒
妳們說的 我都了解
我了解 我是一個盒子裡的
我打開 或被偷窺
我被看見 我的呈現
貓死了沒 貓死了沒
為誰打開 盒子裡的我
誰是完整 當被打開
當貓活著 妳永遠看不見
一場分解的 思想實驗
F G A
活著的我 哪裡出了錯
有沒有一種
薛丁格以外的人
能夠
和我
在盒子裡
不生不死
喝杯咖啡
1935年奧地利物理學者埃爾溫.薛丁格提出一個思想實驗,在這思想實驗裡,由於數據的隨機性質,貓會處於生存與死亡的疊加狀態:
「把一隻貓關在一個封閉的鐵容器,並且裝置以下儀器,且須注意設置使這儀器不被容器中的貓直接干擾。
將一台蓋革計數器內置入極少量放射性物質,由於物質的數量極少,於是在一小時內,這個放射性物質至少有一個原子衰變的機率為50%,它沒有任何原子衰變的機率也同樣為50%。假若衰變事件發生了,則蓋革計數管會放電,通過繼電器啟動一個榔頭,打破裝有氰化氫的燒瓶。
經過一小時以後,假若沒有發生衰變事件,則貓仍舊存活;否則發生衰變,這套機構被觸發,氰化氫揮發,導致貓隨即死亡。
如此,描述整個事件的波函數將會表達出活貓與死貓各半糾合在一起的狀態。
在這樣的案例中,我們會發現原本局限於原子領域的不明確性被機制變為宏觀不明確性,只有通過打開這個箱子來直接觀察才能解除這樣的不明確性。它使我們難以再天真地接受用籠統的模型來正確代表實體的量子特性。就其本身的意義而言,它不蘊含任何不清楚或矛盾的涵義,但是,一張搖晃或失焦的圖片與雲堆霧層的快照之間,實有很大的不同之處。
只要一個人抱著誠實的科學態度,他就無法逃避實體這假設。(除了勞厄以外,在當今物理學者中,只有你看到了這重點。)大多數學者不了解他們對於實體所玩弄的是甚麼危險遊戲,他們以為實驗建立的結果與實體無關。可是,你們的詮釋已被這組『放射性原子、放大器、火藥、貓』的盒子系統反駁。我想說的是,從這裡,學者們或許才能感知到貓的存在或缺席,實與觀察這動作息息相關。」
薛丁格並不想要推銷周旋於生死之間的貓這個點子。在這個設置中他採用的是經典反證法,藉此表達哥本哈根應用量子力學的詮釋對於宏觀物體會產生的嚴峻問題,也顯露出描述量子態所需倚賴的量子理論目前尚存瑕疵,以及觀測介入必然造成封閉條件下的機率波崩潰。若開箱時貓是死的,依然無法得知觀測之前貓是否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