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城市修理站.JPG

 

 

有時候會想起,使用二手物和修理擁有物,是兩個不同的想法。

 

我不小心在紅綠燈啟動機車的時候,踩住掛在前頭的包包背帶,所以背帶就從縫口被拉出來。身為我唯一的一個黑色包包,也是我立志購買的最後一個不是真皮的包包,我必須在有更多預算前修好它。耽擱了幾週,曾拿到招牌上會寫著「修改衣服」的地方去找阿姨,但是她們都說這個厚度,已經需要拿到「修理鞋子」的地方才行。所以,住家附近修理衣服、包包和鞋子的地方總要有那麼一兩個。我發現經常是需要修理鞋子,偶爾才會是包包。就損壞率上來看,好像鞋子壞得快,包包壞得慢。但事實上,修理鞋子,以黏鞋底來說,現在的普遍價格是150-200(一隻腳),因此鞋子本身的價值一定要高於這個數字才行。如果鞋子的價值到那樣的位置,它基本上必須是一個好東西,它損壞,但是它永遠不會完全損壞,只會變舊和需要被修復。

 

我慢慢體會的事情是,用某種金額可以買到一個好東西,如果好東西壞了,決意獲得一個全新的好東西之前,還可以先用很少的金額獲得一個舊的好東西。那麼,就會擁有兩個好東西,也可以輪著用,同時還會降低第二件好東西的損耗率。

 

以鞋子來說,一雙很容易穿壞的鞋子使用期約莫是三個月,最低價格約莫是NT300,相當於修理鞋底的價錢,所以的確大部分人會選擇買一雙新的。然而,奇妙就在於,一雙NT3000以上的好鞋子,使用期能提高到十年甚至是更久,兩雙替換穿就是雙倍,三雙替換穿不斷倍增,......完全超越上面的計算模式,有一定的雙數做替換,它們理論上就再也不會完全壞掉。以此觀點觀之,理論上可以像電影《魔法玩具城》裡的老闆,算出自己活一輩子會需要幾雙、那些類型,購入之後保養、輪替、修理,然後這輩子就不用再買鞋子。

 

我現在還擁有一些遲早會完全損壞的鞋子和一些好的鞋子各半,正在努力讓它們慢慢置換成為理論上逼近永遠不會損壞的鞋子。

 

至於衣服和包包,如果是扣子掉了自己縫,而「修改衣服」這樣的程度事情目前可以交給Mom處理,加上我們家上週換了一台工業用車縫機台,目前在衣物布料界應該沒有敵手,只有「幫包包換拉鍊」這個動作才需要去專門「修改衣服」的地方尋求技術支援。Mom買下這樣的二手機台除了因為舊的小縫紉機已經不堪使用,也因為多年前看我把自己的裙子和褲子各手作成包包之後(我總是空有創意沒有手藝),她也開始動手把舊衣物製成小包,要做成包包的衣物比較厚,所以她一直想要操作上更有力的機台。

 

Mom大學畢業時到外面上了幾堂縫紉課(還有插花課呢,是那年代的新娘養成班嗎?),從此她會打版做衣服、裙子。事實上,Mom的媽媽,也就是我的外婆,本來住在美濃時期曾是專業做衣服的女人,早期洋裝都是自己製作,只是外婆不是能夠教學的個性,早已經停手,Mom在學習時還是假外以求。到了我這裡,程度停止在高中的縫紉課。我不怕使用機器,甚至自己手做過娃娃,但是,我不夠細心養成這門手藝。國中還有整個人生的過程讓我知道,不管在任何意義上我都有「每一針間距都要維持0.3公分」障礙。不過認知到自己的天命(絕對不是縫紉)之前,我最很感興趣的就是想學會用機器在制服上刺繡名字(以前一年一次好期待),以及刺繡各種圖案,也就是用縫線畫畫的意思,機器或手縫都很感興趣,現在依然對刺繡有期待,私心認為它應該不是「每一針間距都要維持0.3公分」的那件事情了(吧)。

 

終於,那天在菜市場的麵攤等待一碗麵煮好的時間,我到麵攤對面修理鞋子的地方秀出我的包包。

 

阿姨研究了一下,她的動作本來是想要從內裡布和包包邊緣的縫口處拆線,後來直接把邊緣拆開,將機器貫入,我一瞬間明白了,原來在實際操作上,透過拆開的步驟,可以讓車針其實並不需要完全穿過三層布進行車縫,而拆開的位置在有機器的情況下,很快就可以復原。她的機器可以隨意的轉換車縫方向,把背帶車進包包之後,又說,可是有一條筆直的裂隙,不補的話,很快又會掉線,但是補的話會有一塊明顯不同的材料在上面唷。我說會用黑色的材料嗎,她說會,我就答應了。她從工具包裡撿出一塊布,修剪成方形,然後擺上,那塊材料車上去之後,看起來很可愛,可能是因為它會讓這包包擁有一個小故事的關係吧。包包原本購買的價錢有點忘了,好像是NT2300,這樣修理完,NT50。

 

我想城市之中最大的修理站應該是3C用品的送修中心,雖然它們的直接淘汰率應該同時也是最高的。比起不一定擁有修理技術的3C用品,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淘汰率低的東西,它們的存在事實上都可以被我們親自修理、延續,只是我們習慣用時間換取時間,也不習慣培養除了餬口那一份專業之外,有關日常生活的種整技術。我有個喜歡的部落格,起初收藏它是為了閱讀作者書寫拍攝紀錄片《第二春》和《癡情漢》(都是關於二手物品)、收集材料的過程,後來,作者與朋友另外又經營了一個部落格城市修理站,除了紀錄在城市中他們感興趣的各種修理事件,並且推動一些讓人學習、培養自己修理能力的活動。

 

還注意到現在應該許多城市都有的「洗鞋店」,它其實也處理鞋子和包包的修理,但是又更重視將它們「整潔」的過程,除黴、染色和翻修,由於技術的互通,甚至也可以洗皮衣、沙發、羽絨衣,我覺得它意味著傳統「修理鞋子」店的轉型和技術更新,是人類將工具、物品存在於世間的時間拉長之後,出現的那一段維護時間的行業,我喜歡它光是存在著就能讓人的意識撐開某些原本不可見地帶的感覺。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城市修理站 洗鞋店
    全站熱搜

    finez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