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古小兔好說歹說的,我才答應了跟一群退休人員一輛遊覽車前往新港的活動,因為參觀藝術高中和藝術村,煞有其事的好像真的有專門導覽人員會不一樣。這種活動對我來說就像參與實體的記錄片一樣,有某種吸引力,但是人的組成難免影響整體感覺,在這個時刻的我,參與退休人員一日遊,無異是讓我只想跳過整個人生的重頭戲直接進入退休生活。看到這些退休老師就會想著人的一生也就是這樣啦!然後變得只想在自己製造出來的時間感中生活,配合社會的時間感的事情一件也不想做。

新港藝術高中真的很漂亮。

原來建築設計師和屏北高中是同一個!(可惡全台灣的特色高中都給他一個人設計就好啦!)新港藝中的特色是,它是藝術高中却不是類似高雄中華藝校那樣的藝術高中,它的確擁有特殊的校舍設計以及各種專門的教室,其中包括一整棟都是琴房的琴樓,但是它只培養藝術欣賞的人才而非藝術專才,所以並沒有開設美術班、音樂班之類的,以上這是官方說法。當地人不明究理的提到當初對此也感覺有點錯愕。光是聽到這裡就覺得案情奇異,不過當下很難釐清,既然已經成立了,所有的資訊一定都會導向現狀比較好的結果,要調查到初衷是難上加難啊。

回來之後我簡單蒐尋一下,只有一篇報導,這篇報導並沒有解惑我的疑問,只是提出幾個名字讓人感到好像他們做什麼自有他們的道理: 2002年起,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新港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陳錦煌、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曼麗、台北藝術大學校長邱坤良、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漢寶德、蔣勳...等人共同催生了嘉義縣新港藝中。(林懷民是嘉義人,是嘉義中學的校友。)

除此之外,還聽到了一點關於嘉義高中和新港藝中的比較。這兩間分別是嘉義地區第一高分和第三高分的學校,但是新港附近的孩子們因為明星學校思維都面臨要不要就近就讀和一早搭車趕去嘉中上學的兩難。根據目前在校的一對兄弟的兩個不同選擇得觀察結果,弟弟選讀的藝中沒有校規、沒有圍牆、沒有制服,可以自己選修,又在學校附近,每天睡到自然醒,放學期腳踏車到處玩,哥哥則以一年的睡眼惺忪通車示範讓弟弟毫不猶豫的選了藝中。有兩件事情讓我覺得藝中非常的酷,就是它有兩件畢業前必須完成的任務,一是要到藝中附近的菜市場,完成菜市場販售者的畫像,還要跟攤販本人合照(據說攤販歐巴桑覺得學生化得很醜有時候會不想跟他們合照)。所有的學生畫出來的拼在一起,就會成為該年度的菜市場的2D樣貌(清明上河圖的概念)!(試想十年後,菜市場攤販的移動和年齡的變化,以及當下每個人繪畫能力造成的表達差距,天啊多有趣啊!)另一件畢業製作就是:要登玉山。(無話可說。)

學校的建築物們被一條環型空中的跑道繞行(真的就是體育課會用到的跑道),設計師原本預計想做6道,經費不足只做3道,比較可惜的不能跑接力(空間不足可能會相撞然後摔飛出去哈哈,不好笑)。建築物被環型串起來的感覺視覺上有優美的衝擊感,就像第一次看到土星的那種感覺。

除了整棟樓的琴房之外,還有一個和成功廳一樣大的劇場空間!我太忌妒了所以決定只拍他們的游泳池。

 

 

在抵達學校之前就先逛過天后宮、新港街坊上比較重要的賣醬油的一戶。我們幾個人經過一戶人家的三合院漂亮,多看了兩眼,他們就問說我們是什麼身份,聽說是老師,就把鐵柵門打開,說可以讓我們照相。我誇說房子漂亮,他說本來更漂亮呢,因為怕被列為古蹟,把大門拆了換成鐵柵門,老房子留著是為了給子孫紀念,同時有保留它又有怕麻煩而拆的心,這一連串讓我滋味複雜的往前走。

 

 

之後又去另一段,是一條路兩邊都是裝置藝術,比如馬賽克的牛之類的,我一路向前走,在想這區怎麼會有這麼多藝術自覺的村落,一切怎麼形成。不過我越是在這種地方,我越是拍不出東西來儘管一想到意願,就覺得藝術造鎮是很美麗的東西,可是這樣的鄉間無論如何造出來的東西不可能比無意識的東西來的美,只好拍些有的沒的,至於那些做出來的公共藝術,它的美還真得是因為一整條路不停歇地位在那裡而厲害。我一向佩服像我外婆這樣非常自然想要跟畫了圖的石頭、貼了剪黏的牆壁排隊等待淨空以便拍照的人,人類為各種到此一遊,真的發展出很多心態,外婆是之一,我是之二。如果是這種東西,我可以說是只想製造,不懂享受。

 

 

正想著呢,嘉義縣這裡可學習的範例們還沒完,咬子竹村更令人奇異,是一個互助的老人村。導覽解說員說她是村子裡最年輕的義工,平常老人們在這裡生活,一起煮一起吃,一起運動一起種樹。然後,還一起做資源回收貼補整個村子使用。 我原本就常想著人們老了之後的生活,高齡社會的社區,疾病和生活,人群自發性造鎮的理念:度過了以個人為主要目標的人生階段之後,擁有共同生活理念的人們聚集在一起純粹地處理生活。

 

 

突然回想起我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曾經在筆記本裡、補習班廣告紙的背面,規劃過理想國的藍圖,哪地區有哪些生活型態,藝術的、互助的,那些紙張都逸散了,一個小小人一點小心思的讓它只能夢幻不已。不過我又想到要天真地說,我們每一個人如果除卻自身的工作成就和結婚生子這些事情,被動受到世界影響之餘,還主動將理想世界想過一輪,然後各自負擔一點世界形成的責任,想像中的世界也就能夠輕鬆的形成。不過,只能說共識,共識就是一切。

 

 

最後是二分之一農場,也是推廣著所有物資都不浪費,儘可能還資源於土地的種植原則。我回來好幾天一直想著都市的植栽的落葉和修剪,它們混在其他東西之間當作一般垃圾丟棄,要用多少資源才能把它們化成灰燼、化成灰燼、化成灰燼,真的覺得知道了某些事之後,就無法再忍受某些生活的步驟上帶來不經意發生的浪費。那只是一段充滿熱情與激情的話語,可是聽過就忘不掉了。他們也只能站在土地裡一遍一遍的講,上了遊覽車之後,今天看見的東西會留下多久的暫存印象呢?這些來人之中,也許就一個人像我這樣聽進心裡,像一塊疙瘩,可是連我都感覺到一點點的有意識伴隨可能產出的全新生活習慣,好難好難在不同生活情境下維持下去。減少、減少、降低、降低。

在這一天的學習中,當然也知道某些顯眼的觀光利益,諸如過年時保守估計15萬人次的密度這種事情也會發生在這裡,但對我來說,看見的是大誌裡面介紹的那些德國和北歐其他國家進行中的步驟,在嘉義縣這裡很小很小的進行著、發生著。不過,目前我也只能在親眼得見之後,將「可行」、「可行的」這樣小小的聲音埋在心裡。更具體的思考,就會想啊,那是某些區域的里長可以呼籲的方案哪。我們透過分工,把對生活規劃交給某些人負責了,不論如何,前提是人們要關心自己的生活場域才行,而這又牽涉到工時,除了工作、消費的連動,人們在循環時間中(例如一週)願意花上至少一天的時間對自己的生活環境進行討論和整頓嗎?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新港鄉
    全站熱搜

    finez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