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孟克生於1863年12月12日,出生地點在洛滕,一個距離奧斯陸約五十公里的地方。他的父親是個軍醫,屬於挪威的名門望族,即使如此,他們並不富有,生活很儉樸。1864年舉家遷往奧斯陸,後來在短短幾年之內,母親和姐姐相繼因肺結核去世,家中經濟一日不如一日。孟克從幼年時就面對著病魔的威脅和恐懼,為一無所有而焦慮不安,因此他懂了:為了作畫,必須將往日的記憶牢記在心,同時不要忘記痛苦。


觀賞《吶喊》這幅畫會讓人產生一種具體的感覺,因為涉及的並非只有視覺,也包含了聽覺;耳邊似乎聽到了吶喊的叫聲,用聲波席捲著觀者,這些聲波彷彿要從畫中湧出,侵奪那座橋樑以外,繼續展開的空間。 天空被染成一條條的紅色和黃色,再加上寥寥幾筆的淺藍。在地平線上有一條深藍色的波浪,吞噬著海上的一座黃色島嶼,海上漂浮著兩條小船,波浪向右滾滾而去,在逼近畫面邊緣的地方轉成了綠色。人像則如一條以暗色調繪出的蠕蟲,從他的身上伸出兩隻長手,緊緊地捂(ㄨˇ)在耳朵上,臉上還有兩隻空洞洞的眼窩……,背景上的兩個人,站在橋上,對這個孤獨而絕望的人無動於衷。


「一天晚上,我沿著一條小徑散步,一邊是城市,另一邊是腳下的峽灣。我疲乏不堪、病魔纏身。當我停下腳步,朝峽灣的另一方望去:太陽正緩緩西落,將雲彩染成血紅。我彷彿聽到一聲吼叫響遍峽灣,於是我畫了這幅畫,將雲彩畫得像真正的鮮血,讓色彩去吼叫。」 


孟克是屬於表現主義的代表畫家,他曾說過:「我原是一個印象主義者,但是當陸續經歷劇烈的痛苦,和放蕩不羈生活中的曲折遭遇時,印象主義對我來說,便不足以讓我竭盡發揮了。我不得不設法把困擾我心靈的東西表現出來。」 
----------------------------------------------------------------------
那天在書城我翻閱畫冊。

孟克除了吶喊,也是有其他作品的。
他並不是只有吶喊的存在。

 然後,我就看到那幅。
 staring night
 對,梵谷有一幅同名作。 

突然,我全懂了。
顫抖的闔上畫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nez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